好电台文学>玄幻奇幻>水浒新秩序 > 第十二章 钦点赵佶跳大神
    王安中出逃,同军顺利取得河东南路,徐泽计划先巡视完西线的平阳府,再前往东线的隆德府安抚百姓,顺便慰问一下为大同帝国上党县重建作出特殊贡献的大宋使团。

    但计划再一次赶不上变化。

    西线的巡视才开始,东线秦明就传来急奏,汇报泽州百姓出现异常逃荒现象。

    自战争进化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伪·总体战”阶段并以首级取功之后,战争中无辜百姓和专业军士的分界线就越来越模糊。

    在持久激烈的战争中,交战区内的敌方甚至本方普通百姓随时都可能转化为穷凶极恶的敌人,也可以是与赏赐名位挂钩的军功。

    而处理这些百姓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杀掉或征用其青壮,抢走其粮食,剥夺其干扰战争进程的能力。

    从此,就粮于敌打击敌方造血功能便成了战争常态,杀良冒功也屡见不鲜,战乱必然会引发大规模的逃荒。

    数千年的战争下来,躲避战乱的基因早就刻进了华夏百姓的骨子里。

    远离战争成了小民在战争中求生的本能,战争越残酷,逃荒的规模就越庞大,逃荒的距离就越远。

    面对杀红了眼的军汉,没人敢相信所谓的军纪,即便战争的参与方之一是此世军纪最好的同军,依然有很多人第一时间选择逃荒。

    但以往逃荒的,大多是担心战后会遭同军镇压的大宋文武官员、为富不仁的上户以及被他们裹挟的无知百姓。

    在同军快速推进和有意识的政策宣传下,每次逃荒的规模都不是太大,泽州这次出现的情况明显不同他地。

    正在春耕的田地明显没有被抛荒,不少房子却空着,宅院中一片狼藉,显然是屋主匆忙逃荒了,村中剩余的百姓也多是腿脚不便的老人。

    统帅东线部队的秦明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异常现象,意识到泽州出了大问题。

    其人一面派斥候越过太行陉,进入尚在大宋控制中的怀州探查敌情;一面将部队散开,深入村寨进行政策宣传,劝逃进山中的百姓回家,并询问他们逃荒的缘由。